3月15日,法学院教育基金捐赠暨“华城杯”获奖论文颁奖仪式举行。北京市华城状师事务所主任严奉平,07级校友、北京市华城状师事务所合资人海彦伟和王锦强状师,法学院李仁玉教授出席仪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校外专家,学院向导班子和学生代表加入了仪式。捐赠暨颁奖仪式阶段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晶主持。
法学院副院长(主持)陈敦教授代表学院对嘉宾的到来体现热烈接待和真挚谢谢。他简要先容了法学院与华城所开展相助共建运动的情形,指出在民商事执法领域双方具有配合的“基因”和内在契合度,在法学人才作育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也告竣了普遍共识。“华城杯”学术论文大赛是学院与华城状师事务所相助的第一个效果,以后双方将继续开展更多的相助项目,助力法学人才作育。
严奉平主任对获奖同砚体现祝贺。严奉平先容了华城所的生长历史、主营营业和状师团队,他体现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践行依法治国需要法学施展树模作用。同时他希望同砚们能掌握新的时机推动法治的生长,未来蹊径一帆风顺,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理想理想。
在捐赠仪式环节,北京市华城状师事务所向尊龙凯时法学院捐赠人民币5万元,用于生长我院法学学科和作育法学立异人才。学院党委书记马韬光代表学院接受了捐赠支票。
陈敦宣读首届“华城杯”学术论文大赛获奖名单,严奉平、海彦伟、王锦强为获奖同砚颁奖。随后2022级研究生汤思源代表获奖学生讲话。他体现今世法学生要心系社会,珍惜学习时机,一直提升科研水平,承继钻研受苦的精神,不辜负学校、学院的期望。当今时代已进入数字时代,法学生也要关注数字时代带来的执法问题,做好迎接数字时代执法挑战的准备。
在教育基金捐赠暨“华城杯”获奖论文颁奖仪式后,学院举行了数字时代法学教育与学术论坛,学术论坛阶段由法学院西席陈冠华博士主持。法学院荣休西席李仁玉教授以“怎样成为新时代有用的法学人才”为题作主旨讲座。
李仁玉教授从“新时代的特征及其对优异执法人才的要求”和“怎样使自己成为顺应新时代要求的优异执法人才”两方面,为同砚们展示了当今时代的特点以及给出了怎样成为新时代优异执法人才的建议,为同砚们以后的学习指明晰偏向。他提出万物互联时代要求执法人才必需具有国际化视野,善于运用法治头脑和法治方法维护国家利益,运用国际执律例则推动全球治理。他希望法学生能以“法条为中心,以案例为素材”,逐渐养成“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的学名堂、逐步作育“念书破万卷”的学习习惯,成为新时代优异的执法人才。
在优异论文交流展示环节,法研2131班郎晓彤、法研2231班汤思源及法学204班李楠划分围绕“数字时代金融效劳”、“跨境电商避税”、“网络生意”问题,从研究配景、研究要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上对所著论文做了详细分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苗鸣宇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姜雪莲副教授和学校法学院陈冠华博士划分举行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梁鹏教授作为本届论文大赛的评委代表举行了总结讲话。梁鹏从“为什么写作”、“什么时间最先写”、“怎样训练写作”等方面,强调了学术论文写作关于法学生提高文献检索能力、逻辑头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性,并对学术论文写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运动竣事后,同砚们纷纷体现,通过本场运动,对所处的时代配景有了深刻的明确,对未来的学习偏向有了更清晰的熟悉,也学习了论文写作技巧,明确了学习目的,感应收获满满。本次运动是学院与华城状师事务所的优异相助的起源,双方体现要进一步深入相助,为学生提供了更辽阔的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