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实验新生引航工程深入开展2014级大学新生头脑政治教育的通知》精神,在新生中鼎力大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9月24日,经济学院开展“知国情、爱祖国”大课堂,约请中国华侨历史研究所方熊普所长为14级新生授课,团结经济学院“情源工商,为侨效劳”品牌自愿运动教学华侨历史。经济学院14级新生、中直侨联自愿者以及各年级入党起劲分子300余人加入了运动。
方熊普所长就华侨形成的缘故原由和历程、外洋华侨对天下和中国的孝顺、外洋华侨的现状三部分举行了详细叙述,加深了学生们对华侨看法的熟悉。针对当今大学生可从华侨群体学习的内容,方先生更是着重提及并高度赞扬了外洋华侨华人“空手起身、艰辛斗争;精打细算、善于谋划;继续古板、融合现代;乐善好施、回馈社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辛创业的精神。从1883年李鸿章给清朝政府写信提出“华侨”二字到中国提出实现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外洋华侨对天下做出的孝顺包括支持外地民族自力运动、推动外地经济昌盛以及科技文化的生长,并以邵逸夫、陈嘉庚、正大集团、新加坡大华银行首创人联瀛洲为例说明晰“华侨对中国以致全天下能做出云云突出孝顺的缘故原由,是在接触西方文化熏陶的同时,还保存着自己对祖国母亲深深眷恋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形成了一股坚如盘石的精神实力!”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现场提问交流热烈,来自经济学院经贸142班的周泽贤同砚针对国家政策的限制对华侨爆发的诸多未便首先向方所长提出自己的疑问。对此,方熊普所长坦率地诠释道:“当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关于华侨回国的问题,相关政策也在一直完善中。”就当下大学生出国的海归远景这一问题,方所长指出“没有反思精神的大学生必将一事无成,无论是留在海内照旧走出国门,倘若没有自我反思精神都将无所建树”,同时对年轻一代受苦耐劳精神的作育提出了期望。
开讲前,全体学生寓目了“情源工商,为侨效劳”自愿运动三周年的纪念短片,回首了自运动启动以来取得的各方面效果。
“本次讲座不但使我们相识到了许多有关华侨的知识,更让我们在这些华侨身上学到了艰辛斗争,乐善好施,回报社会的高尚品质。每个学生都要以他们为楷模去审阅自己是否具有这样起劲向上的价值观和准确的人生观,并用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指导自己的生涯,不让自己的人生虚度,而是活得更有意义。”来自经贸144的张天垠同砚说道。经济学院通过此次运动将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自觉融入到新生的一样平常学习和生涯中去,为在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涯注入新鲜活力。